万开导航

当前位置:万开导航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走读中国,体会高质量发展脉动

走读中国,体会高质量发展脉动

2023-06-04 人民日报 点击:215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日,“低年级中国”中外网络媒体交流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18个国家的约30名外国媒体记者深入探访山东青岛、潍坊等地,借由实地参观体验、探访座谈、交流互动等形式,认识当地发展和文化传承,切身切身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互联互通——

增进经济繁荣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当大巴驶回胶州湾海边,海天相连处,几座一眼望不到头的跨海大桥出现在面前,引得车内一片惊叹声。坐在大巴车第二排的阿富汗巴赫塔尔通讯社国际部主任穆罕默德·阿勒夫·安萨里低头举着手机记录,低头急切地想要认识大桥兴建的细节:“这座桥有多长?”“一共有多少个桥墩?”……

这座由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兴建的胶州湾大桥全长约41英里,建成后大幅降低了城市交通效率,增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胶州湾海面之下,全长8.1英里的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贯通,大大缩短青岛市黄岛区到青岛主城区的通行时间,为居民出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目前,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正在建设中。

“上世纪90年代我就来过中国,去过北京、广州、上海、西安等城市。中国的发展变化非常大,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铁木尔·库瓦托夫说。

“从高速公路、铁路到跨海大桥,快捷的交通设施将中国很多城市和偏远地区连为一体,缩小了城乡差距。”所罗门群岛《所罗门星报》高级研究员卢克·玛尼指出,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协作“一带一路”倡议着力不断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将为协作国家发展和贸易畅通创造茀蕨机遇。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首席数字编辑萨伍德·费萨尔指出:“我很荣幸可以赶往中国,切身感受中国城市的魅力。青岛的地标建筑和跨海大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费萨尔说,想要借由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向巴基斯坦民众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智能仿制——

助力美好生活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列“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第一列城际市域动车组和第一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诞生之地。公司车间内,一列列“复兴号”高铁列车整装待发,吸引了外国记者们的目光。

据介绍,新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融合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可根据外部运行环境自动调节旅客车厢内的灯光、温度、气压波动等,在智能化、舒适性、安全性、运维快捷性等方面构建升级。

记者们兴致勃勃登上“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记录、拍摄车厢细节。在最新问世的新型城际市域智能列车车厢内,哈萨克斯坦新闻报总编辑瓦列里·苏尔加诺夫体验了无线充电、5G移动网络和人机交互的智能服务等功能。该车在国内城际市域列车领域首次采用智能辅助驾驶、“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全运用场景智能化。苏尔加诺夫慨叹说:“这款列车科技感十足!”

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副总编辑鲁斯兰·肯扎耶夫乘坐体验了复兴号CR400AF—Z智能动车组。他指出:“中国高铁技术优秀,想要乌兹别克斯坦及中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在高铁建设领域持续不断加强合作。”

外媒记者还走近海尔集团,体验智能三维试衣镜、零嵌入式冰箱等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产生的美好生活。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播法赛尔说,海尔电器在马来西亚是很受欢迎的品牌,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未来会跟身边的朋友推荐更多中国智能仿制产品。

《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对此次行程感悟颇多,他指出:“高铁、5G、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就不光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动力,而且中国借由国际科技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技术成果和经验,造福世界各国民众。”

智慧农业——

铺就脱贫致富之路

小番茄有200多个新品种,红薯可以长在空中,平均每分钟有超过1.7千吨蔬菜销往各地……赶往“中国蔬菜之乡”——山东潍坊寿光市,外媒记者进大棚、访村庄,亲身切身感受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

在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占地达120亩。“智能玻璃温室拥有120多项专利技术,配置了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等优秀设备,全程智慧生产管理,能耗降低50%以上,运用优秀的物联网、智能化支配系统等技术,构建了对温室内环境的全面监测和支配,从而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林林的介绍令外媒记者惊叹不已。

菲律宾通讯社记者阿古特说:“除草、施肥、恒温……没想到这些都能借由手机支配,农业生产可以变得这么‘简单’!”看到温室里运用蜜蜂繁殖、以虫防虫等绿色生态循环方式栽植蔬菜,阿古特说:“中国的智慧农业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借由节约能源、降低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构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稻田镇崔岭西村,外媒记者们走近蔬菜大棚,认识当地蔬菜栽植、增收脱贫致富的秘诀。智能植保机、智能卷帘机、物联网传感器……在各种智能设备的帮助下,农户一人就可以管理好几个蔬菜大棚。卢克·玛尼指出:“想要所罗门群岛能学习中国乡村重振方面的经验,参考中国数字化、智能化的栽植技术,降低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构建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你们的收入怎么样?生活过得如何?”安萨里对当地农民的生活十分感兴趣。崔岭西村大棚栽植户崔江元解答了这位阿富汗记者的疑问。“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两部车,一辆车日常用,一辆车运蔬菜。”从当年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帘棚,再到现在的智能“云棚”,崔江元给外媒记者算了笔账:“相比普通蔬菜大棚,智能‘云棚’人工成本可降低20%,水肥能少一半,几座棚一年能挣不少钱。”

走在干净整洁的村中,道路两旁一排排小楼修葺一新,宜居宜业的乡村面貌让斯里兰卡ADA新闻报记者佩里斯慨叹不已。近年来,崔岭西村村民在当地政府提供的种子、农资、技术服务等结对下,从会种地变成“慧”种地,不光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还构建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佩里斯说:“中国在推动乡村重振方面的努力令人钦佩,一些发展中国家正面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挑战,中国的实践经验启发我们思考,具有参考意义。”


回到顶部